
记者李勤 李锋 艾淑丽通讯员刘贵云:“现在真是方便,打个电话,十来分钟气就送到,再也不怕‘断炊’了。”10月27日晚,宜城市某餐馆老板娘陈青凤在看到炉火重燃后感慨道。
这源于市住建局创新推行的液化气“一体化”改革——13家液化气站点整合成宜城市聚晟燃气有限公司,实现“1小时送达、24小时响应、全流程溯源”。
近10万用户告别“散乱差” 迎来“一体化”服务
目前,宜城市有近10万户居民和餐饮商户依赖液化气作为主要能源。然而,过去市场长期“碎片化”运营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
据市住建局副局长何祥刚介绍,全市备案的液化气站点多达13家,加上周边跨区域经营的站点,总数超过20家,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低价倾销等乱象频发,一些站点还存在安全隐患。
原桥头液化气站的3个储气罐,距离居民区仅一墙之隔,平均每天充装液化气400余瓶。时任该站点总经理肖家孔坦言:“不仅附近居民怨声载道,我自己也天天担惊受怕。”
2016年,在市住建局指导下,13家站点联合成立宜城市燃气行业协会,迈出整合第一步。但因利益分配、规模差异等问题,实质性整合迟迟未落地。
经过多轮协商,2022年整合方案终获通过。2024年1月,13家站点共同出资3000万元,正式启动“一体化”改革:其中1家改造为标准化充装中心,其余12家转为配送站,同时搭建全流程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统一服务。
至此,全省首批、襄阳市首个液化气“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宜城落地。
每只钢瓶都有“身份证” 扫码可溯全生命周期
如今,宜城市投入使用的10.4万只液化气钢瓶,每一只都贴有唯一的二维码“电子身份证”。
10月27日,市农机公司小区居民何大春收到新气瓶后,拿出手机扫了瓶身上的二维码,手机屏幕立刻显示:充装时间10月26日,配送员冯林,检验有效期至2026年8月……“以前不知道气从哪来,瓶子安不安全也没谱。现在扫一扫全知道,用得也放心!”何大春说。
这一“智慧防线”依托于聚晟燃气打造的液化气全流程智慧管理平台。平台上,每一个钢瓶的流转轨迹、每一辆配送车的实时位置、各配送站库存动态尽在掌握。
“请帮我送一坛液化气。”10月27日上午,聚晟燃气24小时服务热线接到居民郑忠梅的电话。调度员鲁萍在系统中查看,发现配送员汪盛忠距离郑忠梅家最近,仅800米,而且他的车上还有液化气。5分钟后,汪盛忠按响郑忠梅家的门铃。“这么快就送来了!”郑忠梅惊喜不已。
安全+服务双提升 小细节温暖民心
“一体化”改革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安全底线的筑牢和服务温度的传递。
所有钢瓶实行强制定期检验、统一维护保养;充装环节采用智能连锁控制系统,杜绝超装、错装;配送人员持证上岗,车辆GPS全程监控。更暖心的是,热心服务已延伸至“最后一米”。
10月底,配送员冯林为70多岁的独居老人陈万芬送气时,发现其家中电灯坏了。他送完液化气后,从车上拿出工具帮陈万芬老人修好了线路。这让老人感动不已,特意拨打聚晟燃气客服电话致谢:“服务太贴心了,一定要表扬他。”
“推行‘一体化’服务模式,既要守牢安全底线,更要办好民生实事。”市住建局局长刘海涛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智慧管理平台迭代升级,优化城乡配送网络布局,并探索与应急、消防、社区联动机制,真正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