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郑永卓 刘星越 张锦辉报道:近日,郑集镇槐营村依据《襄阳市乡村着名行动实施方案》和《地名管理条例》,有序组织开展乡村道路命名活动,进一步推动乡村道路规范化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在征询村民意见时,槐营村九组村民王安琴说:“据说我们槐营村九组过去位于古驿道旁,曾有一棵大槐树,树下有一口井,井水清甜,因此我们组又称‘槐树井’。这条路既是九组的进组主路,不如就叫‘槐树井路’吧。这样每当村民行走在这条路上,听到路名,就能想起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这一提议获得大多数村民的认同。
经过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民主投票及专家综合评审,全村有三条道路最终被正式命名为雷家岗路、槐树井路和蚕树下路。这些名称不仅体现地理特征,更融入深厚的地方文化记忆。此次活动有效解决乡村道路长期“有路无名、标识不清”的问题,成为一次凝聚乡情、传承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此次道路命名活动是槐营村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下一步,槐营村将继续围绕提升路网质量、加强道路安全、创新管养机制、完善运输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推进乡村道路建设,进一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