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李勤通讯员杨邦元报道:宜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念好“传、帮、讲、评、乐”五字真经,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实落细落地,开创了宜城文明实践新局面。
融媒体中心改造一新的机房
念好“传”字真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镇(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2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宣传阵地,依托225个活动室、253个活动广场、11个图书分馆、228家农家书屋开展多形式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发挥市乡两级10多支理论宣传团队、35名百姓宣讲员作用,让群众在良好的宣讲氛围中时刻感受党的声音,牢牢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投资1100万元对融媒体中心实施大楼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950万元安装10块大型户外LED显示屏,整合了楚都宜城网、云上宜城、宜城官方微博、宜城官方抖音号等6个新媒体传播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构建了全天候、全覆盖、全媒体的立体式宣传矩阵,为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提供了强有力的媒体支撑。
关爱未成人志愿服务活动
念好“帮”字真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宗旨,组建了以市委书记郭静为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377支志愿服务分队,注册了92986名志愿者。同时,建立了城乡结合、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打造“中心(所、站)制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实践什么,群众需求在哪,志愿服务就覆盖到哪。先后开展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爱国卫生运动志愿服务、慈善捐助、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普法志愿服务等活动266次,服务时长达4885小时,时刻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2.2万名志愿者共克时艰,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了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理论宣讲走进学苑社区
念好“讲”字真经。组织全市10多支理论宣讲团,2名省级宣讲员、5名襄阳市级宣讲员、30名宜城市宣讲员深入社区、学校、乡镇等开展以抗疫故事、脱贫攻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人物宣讲和文艺宣讲(襄河道坠子、襄阳花鼓戏)150多场。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科普知识,特别是宣讲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知识,以“讲”突出文明实践的知识文化传播功能。同时,通过“襄阳好人”“楚都楷模”“宜城百佳”等模范人物宣讲等形式,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以小见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念好“评”字真经。常态化开展“襄阳好人”“道德模范”“新乡贤”“宜城百佳·志愿服务标兵”等典型推荐评选工作。去年以来,宜城市共向上推荐“襄阳好人”16人、“道德模范”9人、“楚都楷模”70人“宜城百佳·志愿服务标兵”40人,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21名。其中市实验小学学生孙苑茹被评为2019年襄阳市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小河镇新华小学学生龙思羽被评选为2020年度襄阳市“新时代好少年”,赵福兰入选1月“中国好人榜”,侯冰雪入选2月“襄阳好人榜”,同时,赵福兰还入选第七届湖北省道德模范和第七届襄阳市道德模范。同时,在宜城电视台、楚都宜城网开辟道德模范专题专栏,大力展示最美宜城人、宜城百佳、新时代好少年等获奖人物风采,宣传报道各行各业涌现的道德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用身边好人可敬、可亲、可学的典型事例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号召全社会学好人做好人,共建和谐家园,共享幸福生活。
文化活动走进石油公司小区
念好“乐”字真经。通过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举办“魅力楚都、幸福宜城”歌王争霸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社区等文体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乐享全市文化发展建设成果。歌王争霸赛上《我爱你中国》等一支支爱国歌曲唱出了宜城人民对祖国的深情,文化进社区文艺展演中《三访一促传佳话》《精准扶贫奔小康》等展现了全市干群同欢乐、共追求,为实现“千亿级、示范市、小康城”奋斗目标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宜城精神。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0多个单位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160多次,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编辑:刘毅 责任编辑:闻俊 )